综合新闻

医学技术学院“医”路领航大咖讲堂成功举办

为贯彻落实绿色教育以人为本、开放共享理念,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进一步打造“医工融合”的学术文化校园,2024年11月8日下午,医学技术学院“医”路领航大咖讲堂在良乡校区顺利举行。活动邀请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刘勇教授,以“面向阿尔茨海默病早期个体化识别原型系统构建之路”为题分享科研心得体会。本次讲堂吸引来自医学技术学院、特立书院、求是书院的百余位同学参加。

本次访谈由医学技术学院索鼎杰老师主持。刘勇教授首先分享自己在艰苦条件下通过本硕博不同阶段的成长经历及在脑影像智能理解领域数十年扎根奋斗的“成材”故事,勉励同学们珍惜当下优渥条件,依托北理工大平台、大团队优势,开出自己的奋斗之花。随后,刘勇教授系统阐述阿尔兹海默病早期个体化识别的困境与潜在靶点,介绍以多模态跨尺度神经影像、生物标志物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着力点的团队成就,将复杂科学问题以清晰易懂方式呈现给同学们,令人受益匪浅。活动最后,同学们踊跃提问,刘勇教授逐一回答并温情寄语。

本次“医”路领航大咖讲堂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科研领域从零到一的突破需要数十年如一日般坚韧顽强的奋斗。“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刘勇教授鼓励同学们在医工融合事业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动是学院书院协同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续学院将进一步优化培养路径,加强与各书院的沟通交流,拓展学生视野,坚定使命担当,为培养“生医工领军人”不懈努力。


部分学生的活动感想:

今天非常高兴参加刘勇老师关于面向阿尔兹海默症早期个体化识别原形系统构建之路的讲座。阿尔兹海默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个人身心健康、社会服务需求、社会认知等方面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早期诊断作为预防的必要手段,其意义不言而喻。更令我感慨的是,刘勇老师在介绍阿尔兹海默病早期个体化识别原型系统相关原理技术的同时,更向我们强调科研应脚踏实地,真正落实到民生而非一味追求数字的精确性,并以自身求学经历为例,告诉我们“天道酬勤”这一真理。“科学是有温度的”这是我听完讲座后最大的感悟。(2024级协和医班谭诗颖)

在刘勇教授的讲座中,我们得知阿尔兹海默病、正常老化、额颞叶痴呆等神经退化性疾病具有交叉重叠的脑结构表征,却有典型区别的临床表现,由此衍生出来的种种科学问题亟待解决。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多学科融合是大势所趋,培养医工人才更是成为国家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重点。刘教授通过自身经历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唾手可得、“勇闯无人区”的道路也绝非坦途,希望能有更多有理想、有情怀的学子们能迎难而上,不忘自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初心,为全人类医疗健康奋斗终生。(2024级协和医班郭凡熙)

听完刘勇教授关于“面向阿尔茨海默病早期个体化识别原型系统构建之路”的讲座,我深受启发。教授的前沿性研究展示了现代医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紧密结合,其个人在科研领域的显著成就和荣誉不仅令人敬佩,也为年轻学者树立了榜样。讲座中,刘勇教授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原型系统构建充满信心,体现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这次讲座不仅让我对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激发了我对科学研究事业的热情,期待在优秀学者的带领下,未来医疗事业能取得更多辉煌成就。(2022级医工融合实验班朱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