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宏 教授

学科 :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材料工程

方向 :航天医学工程、神经生物学、分子肿瘤学

电子邮件 :04656@bit.edu.cn

办公地址 :5号教学楼815-4

个人简历

马宏博士,北京理工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科研育才与教学育人两方面表现突出,先后获市校级教育教学奖励 7 次,主参编《生命科学原理与技术》《航天神经生物学》等教材5部,2020年主讲的《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斩获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为研究生讲授《分子免疫学》《医学生理病理学》等5门课程。研究方向为空间生物与医学工程,是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特色学科,多次在国际空间站和中国载人航天重大工程领域开创先河,近5年主持国家级/ 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文章 55 篇,其中 SCI 论文 33 篇(顶级期刊 7 篇),EI 论文 11 篇。曾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发明学会创业创新二等奖1项,研究成果2013至2023年连续5次写入《中国空间科学国家报告》,在航天医学生物效应及神经损伤防护领域扩大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国际影响力,为航天医学事业培养了一支能战斗的后备军。

教育培训经历

2001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生物化工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3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完成博士后训练。
2002-2003年在香港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做博士后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

工作经历

2003年,在香港大学药学系任研究助理;
2003-2005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5-2009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肿瘤基因治疗和细胞凋亡信号调控研究;
2009-2023年5月,在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空间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先后任副研究员、教授,从事空间生物学与航天医学研究;
2023年6月至今,在北京理工大学医学技术学院任教授,从事航天神经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

学术任职

国家重大仪器专项专家组成员,国际神经学会会员,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学分会委员,空间生命专委会委员,《生命科学仪器》编委,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位中心评估专家。

研究领域

空间神经生物与医学工程

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生命科学基础》《生命科学基础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免疫学》《生物医学工程导论》;
研究生课程:《分子免疫学》《高级免疫学》《应用生物信息学》《应用生物统计与生物信息学》《医学生理病理学》《医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分子识别与检测》

教材及专著

《生命科学导论》,主编,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分子生物学实验》,副主编,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生命科学原理》,副主编,2017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生命科学原理与技术》,主编,2019年,科学出版社;
《生命科学基础》,主编,2023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空间生命科学系列丛书《航天神经生物学》,主编,2023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参与项目

1)重大疾病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与发病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2005-2008年,主要参加人;
2)空间生物与医药工程创新团队研究项目,2010.1-2011.12,主要参加人;
3)神经系统对空间辐射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失调的影响机制,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1-2012,项目负责人;
4)CD4+Th细胞在非炎性抗原诱导的免疫反应中作用机理研究,北京市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012.1-2014.12,第二负责人;
5)自噬对重离子引发的神经细胞死亡或凋亡的调控作用,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3-2015,项目负责人;
6)内源性神经毒素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致病机理中的的效应机制,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北京脑重大疾病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5-2016,项目负责人;
7)空间环境下神经免疫相互作用生物学效应研究,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应用开发项目“空间多指标生物分析仪器开发与应用”项目,2012-2017,子任务负责人;
8)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应用开发项目“空间多指标生物分析仪器开发与应用”,2012YQ0401402,空间细胞培养与观测模块,2012.10-2017.12,任务负责人;
9)模拟微重力下自噬在重组腺相关病毒神经感染活性增强中的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01-12,负责人;
10)重离子作用下神经免疫系统辐射损伤及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6-2019,第二负责人;
11)空间辐射神经损伤及药物防护效应研究,中国空间站工程首批航天医学项目,2020-2023,负责人。

SCI Journal paper

1)ZX Chen, YM Li, Madiha Rasheed, H Wang, RH Lei, T Zhao, YL Deng, H Ma*. Altered expression of inflammation-associated molecules in striatum: an implication for sensitivity to heavy ion radiations. Front. Cell. Neurosci. 2023,17:1-14.
2)Yan LB, Sun CL, Zhang YX, Zhang P, Chen Y, Deng YF, Er TY, Deng YL, Wang ZM, Ma H*. The biological implication of semicarbazide-sensitive amine oxidase (SSAO) upregulation in rat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under simulated aerospace environment. Int J Mol Sci. 2023, 24(4):3666.
3)Zhao SC, Pei SZ, Wang AL, Chen Y, Zhang P, Li B, Lodhi AF, Ren H, Dai RJ, Deng YL, Ma H*. Possible role of a dual regulator of neuroinflammation and autophagy in a simulated space environment. Acta Astronautica, 2021, 187: 181.
4)Chen, Y; Pei, SZ; Yan, LB; Qiu, X; Li, R; Yu, SY; Lodhi, A; Li, B; Manzoor, RB; Zhang, P; Deng, YL*; Ma, H*. Design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a microfluidic chip for intercellular interactions research during space flight. Acta Astronautica, Jan, 2020, 166: 619–627.
5)Lei RH, Yan LB, Deng YL, Xu J, Zhao T, Awan MUmer Farooq, Li Q, Zhou GM, Wang X, Ma H*. HMGB1 mediated autophagy protects glioblastoma cells from carbon-ion beam irradiation injury. Acta Astronautica, 2020; 166: 628.
6)Chen B, Zhang P, Sun FY, Li B, Chen Y, Pei SZ, Zhang ZY, Manzoor R, Deng YF, Sun CL, Sui L, Kong FQ, Ma H*. The mechanism of bystander effect induced by different irradiation in human neuroblastoma cells. Acta Astronautica, 2020, 166: 599.
7)Gao, YN; Ma, H; Lv, CY; Lan, F; Wang, YF; Deng, YL*. Exosomes and exosomal microRNA in non-targeted radiation bystander and abscopal effect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ncer letters, Nov, 2020, DOI:10.1016/j.canlet.2020.10.049
8)Wang F, Awan UF, Wang Y, Wang L, Qing H, Ma H*, Deng Y*. Damage of neuroblastoma cell SH-SY5Y mediated by MPP+ inhibits proliferation of T-cell leukemia Jurkat by co-culture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15(6):10738-10750, 2014.6.
9)Ma H*, Rao L, Wang HL, Mao ZW, Lei RH, Yang ZY, Qing H, Deng YL*.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glioma cells for the dynamic response to irradiation. Cell Death Dis. 4:e895, 2013.10.

EI Journal paper

1)孟宪双,白桦,马强,张鹏,马宏*,邓玉林*. 全脑辐照致神经损伤大鼠神经化学物质类生物标志物的筛选[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21, 41: 1.
2)张鹏,裴思竹,马宏*. 铁死亡在胶质瘤治疗领域的作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S1):116~121.

中文论文

1)刘峰宇, 邓玉林, 马宏. HMGB1 在肿瘤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仪器, 2020, 18(2): 18-25.
2)孙飞一,王馥丽,庆宏,邓玉林,马宏. 神经免疫相互作用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影响研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6

专利

1)马宏; 陈钰; 邓玉林; 吴语非; 麻陈灿; 王舒钥 ; 一种适用微重力回转仪装配的生物培养微流控芯片及其细胞培养方法, 2022-10-25, 中国, ZL202110649283.2
2)马宏;陈钰;王品虹;邓玉林;于世永;李瑞。一种用于细胞共培养的微流控芯片及其细胞培养方法。专利号:201611107680.2,授权日:2019.03.26(Microfluidic chip used for cell co-culture and cell culture method thereof)
3)邓玉林;李晓琼;杨春华;马宏;李永瑞;吕雪飞;樊云龙;陈钰;方方;王松;郭佩;梁建辉;刘彦伟。一种全自主细胞培养与分析载荷。专利号:201711033458.7,授权日:2021.04.02
4)邓玉林;张德雨;吕雪飞;满燕;张行健;马宏;庆宏;胡晓明。荧光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专利号:201410123207.8,授权日:2016.05.04

所获奖励/荣誉

1)2022年10月,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创新二等奖(4/6)
2)2021年3月,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
3)2014年11月, IGEM2014国际遗传工程机械设计大赛金奖
4)2013年10月, IGEM2013国际遗传工程机械设计大赛银奖
5)2008年12月, 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4/9)